一片小茶叶,百亿大产业( 七 )

因茶而富的临沧茶农,有了研发创新品牌的更多底气和魄力。

在冰岛寨,去年11月,拉祜族“90后”小伙罗改强和来自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制茶师黄永平合作,投入90万元的原料,首次尝试熟茶就地发酵试验。面对父母家人的强烈反对,罗改强不改初衷:“茶叶要提升品质,必须创新。如果试验失败了,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在高海拔、低气温的冰岛寨就地发酵,能极大减少茶叶中有益物质的损耗,这也是黄永平喜欢挑战的高难度工作。两人因此一拍即合。

发酵期45天,每一天对两人来说都很难熬。黄永平说:“刚开始下堆时,温度起不来,就像东西放在冰箱里一样,凉凉的。为了确保成功,我们什么办法都想了,湿度不够就加湿,温度不够就加温。”

最终,试验获得成功。今年,两人还计划在冰岛研发制作红茶。

茶农自发从事研发创新,十分难能可贵。据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介绍,去年,包括临沧茶在内的“普洱茶”公共品牌价值达64.49亿元,仅次于西湖龙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守着品牌“睡大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