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寿武:在数学殿堂里,依然怀抱小学四年级的梦想( 三 )

在这片相对贫瘠的环境里,他自由地度过了童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带来一些书籍,他便借来自学,“并不知道将来会有用,只是觉得好玩”,颇有些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意味。

那时,张寿武喜欢《西游记》一类的古典小说,爱好唱歌,练习书法,甚至自己写过相声。但他很快发现在文艺上没法把握方向,而数学比较简单,目标清晰。“把问题做出来,你就成名了。”

陈景润这个名字,是数论在张寿武生命中划下的第一笔记号。很快,他结束了在文艺领域漫无目的的游览,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数学上。

参加中考时,乡里只有五个人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张寿武是第五名,这当然是他口中“运气非常好”的时刻。

参加高考时,张寿武做题失误,但依然考取了中山大学的化学系。一心一意做数学的他,不惜用装色盲的方法转到了数学系,在那个不允许转系的年代,堪称奇迹。

进入数学系后,张寿武发现用华罗庚和王元的方法很难对哥德巴赫猜想作进一步推广,决定主攻代数。他遇上了一位想做代数的老师,邀请他开讨论班,得到了与教授们一起学习的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