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思想巨变,五四运动是如何结束的?( 二 )

5月4日是中国「五四运动」100周年 , 后世对运动的评价 , 多半认为「五四运动」在那个动荡的时代 , 激起了青年乃至全国人民的爱国心与民族情感 , 成为后来各种政治变化的动力 。 如果从结局来看 , 这样的看法并无不妥 , 但若追问当时的人 , 「五四运动」究竟代表了什么?

「五四运动」中 , 北京各大学纷纷响应 , 图为北京商业财政学校的队伍 。

答案会是一种对个人到国家乃至世界的思想巨变 。 广义的「五四运动」包含了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 一直到1925年结束的十年时间 。 这十年 , 是封建王朝被推翻以来思想最自由开放的十年 , 而这股思潮是如何终结?留下了什么遗产?或许从结局谈起会更加清晰 。

上海是中国五个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 早在19世纪末就有外国银行与工业 , 西方国家在上海租界内拥有治外法权 , 形成帝国中的帝国 。 1925年2月 , 日本财团拥有的纱厂发现一具童工尸体 , 疑似遭到日籍管理人员殴打致死 , 引发上海、青岛等地学生、工人罢工罢课上街游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