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企业股权融资:融资中的八大致命性错误( 七 )

中国式企业股权融资:融资中的八大致命性错误

7

错误七:创始人对企业估值不合理

对于企业融资而言,投资人想要找到的是与自己“合拍”的企业,即估值符合投资人预期的企业。投资人通常倾向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确信的企业。所谓“确信”,即体现在企业估值在投资机构的“射程”范围之内。投资机构往往会存在投资分布曲线,比如根据某类垂直市场判断,希望投资估值在合理范围之内的项目,如果企业开价过高,远超出投资人预期,那么将失去融资的可能。我们经常看到创始人对企业进行“拍脑子式”的估值,即估值没有任何支撑依据,未用任何合理的方法进行估值,这种方式往往会造成对企业估值的高估,即便通过高估值融到资金,也会对企业下一轮融资产生巨大的障碍,造成企业失去持续融资能力。那么,如何对企业进行合理的估值呢?首先,估值是一门“艺术活”,是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相对确定性的答案。企业应该摒弃不断提高估值的逻辑,而是追求找到最合适企业目前发展阶段的估值。其次,寻找确定性的答案及估值的方法有很多种,依据企业不同的商业模式其估值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重资产型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一般以净资产估值法为主,盈利估值法为辅;轻资产型企业(如服务业),一般以盈利估值法为主,净资产估值法为辅;互联网企业,一般以用户数、点击率和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企业,一般以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估值方式皆适合以市销率为主。由此可见,常用的估值方法无非是市盈率、市销率及市净率估值法等。除这些方法以外,创始人在对企业进行估值时还应考虑:社会宏观经济因素、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地位、企业的内在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