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做茶人(追梦·传承)( 三 )

半两也不能差

独门绝技,从开春采茶青就有讲究。张子全家的箩筐刚好能装下1—2斤芽青。容量是经过计算的,既够一个人采上一天,也不会因芽青太多而互相挤压,以保证品相。

经过摊青,筛选出的茶青就可以分锅了。一次放太多会受热不均,放太少又容易糊。一锅一斤,不多不少,等候下锅。杀青时,锅温先烧到200—300摄氏度。温度不同,香型不同,控温则全凭手感。一把茶青下锅,鲜嫩的芽和高温碰撞,“噼里啪啦”作响。手可不能闲着,抓起,扬高,洒下,再抓起……手速要快,翠绿的茶青翻腾,让人眼花缭乱。约5分钟后,张子全捏了捏手中温热的茶青,不再蓬松散乱,“实了。”

接着,锅温下降到80—90摄氏度,张子全开始聚精会神地揉捻。20分钟后,他的手劲有所变化,轻—重—轻,仿佛在跟着音乐律动。鱼钩一样的弯弯就做成了。

提香提毫是关键一步。加上一把火,锅温迅速上升。采访人员靠近锅边,手被烫得收了回来。张子全的双手则在锅中上下翻滚,明显加快了速度,目光盯在锅中,一秒也不离开。

经过最后烘干,都匀毛尖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1斤茶青应该炒出2.5两,炒出3两,那是偷工减料,只炒出2两,说明技术不到家。”张子全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