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普惠 幼有所教( 五 )

提高教师素质,更要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分享教学资源。冯洪荣介绍说,北京市推进学前教育教研全覆盖项目,构建市、区、园三级教研共同体网络,区域内教研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区域之间教研手拉手,充分发挥教研对提升办园质量和水平的作用,推动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确保普惠幼儿园提质增效还需要健全质量评估体系。据冯洪荣介绍,北京市出台了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办法,整合了当前市级对幼儿园的各类评估项目,实现多标合一。同时,引入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质量评价,逐步实现管与评的分离,促进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关注师幼互动,关注家园共育,注重幼儿园发展性评价,实施科学保教。

增量提质的背后是强有力的财政经费保障。冯洪荣介绍说,北京市努力“补学前教育短板”,持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据统计,2018年北京市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由之前的3%,大幅提高到10%。

吕玉刚指出,北京是全国的缩影,目前,已有30个省(区、市)和兵团出台了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幼教。比如,河南建立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按照市属幼儿园每生每年5000元、县级以下每生每年3000元标准来核拨。再比如,山东制定每生每年710元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标准,惠及所有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