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A股7年来现金流真相!四成个股自由现金流为负,496股经营现金流净流出,流出规模最高达200亿( 三 )

此外,在现有的绝对估值方式中,现金流几乎是所有估值逻辑的起点,不论是经典的DDM模型、DCF模型,还是它们的派生模型,其核心逻辑都遵循“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和”这一主思路,即前提是有现金流——如果现在没有,那未来应该有。

一个可以作为参考的数据是,许多公司有盈利但没有正的现金流。据券商中国采访人员统计,2012-2018年以来,有316股的累计盈利为正,但经营现金流CFO却呈现净流出。例如,中国重工、苏宁易购、ST刚泰实现了累计盈利83.76亿元、230.32亿元和6.23亿元,但经营现金流却净流出110.86亿元、87.51亿元和60.67亿元,同期的股东自由现金流也呈现净流出。

吞噬现金:55股经营现金流7年净流出30亿元

一两年的现金流数据或许不够说服力,但一个7年统计跨度,大致可以覆盖企业正常的业绩高低点,如果在这样一个时间跨度中仍无法产生正的现金流,该企业的商业模式、财务状况或许值得投资者多加留意。

通过对2012-2018年年的现金流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大部分A股都能产生现金流,但也有一批个股的现金流状况较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