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祝勇 站在故宫写作整个世界( 四 )

3写李白 粉丝旷古绝今

在《为什么唐朝会出李白》中,我们看到祝勇这样写李白。“我去了西安,没有遇见李白,也没有看见长安。长安与我,隔着岁月的荒凉。岁月篡改了大地上的事物。我无法确认,他曾经存在。在中国,没有一个诗人像李白的诗句那样,成为每个人生命记忆的一部分。”有少年气质的祝勇,写同样是少年气质盛的李白,写得很投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国人只要会说话,就会念他的诗,尽管念诗者,未必懂得他埋藏在诗句里的深意。李白是‘全民诗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艺术家’,忧国忧民的杜甫反而得不到这个待遇,善走群众路线的白居易也不是,他们是属于文学界、属于知识分子的,唯有李白,他的粉丝旷古绝今。李白是唯一,其他都是之一。”

走进李白内心,祝勇选择的线索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世的李白书法真迹——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上阳台帖》。祝勇坚信,具体的墨迹是切入一个人内心世界特别直接的一个点。一个人命运的轨迹都留在这上面。苏东坡过世以后,社会上流传着很多苏东坡的书法作品,其中有人就拿着苏东坡的书法作品让黄庭坚看,鉴定。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学生,是当时苏东坡笔记最权威的鉴定者。而且不仅鉴定,他还能告诉你这是苏东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写的。他可能没有看到苏东坡写下墨稿,但他可以告诉这些。因为字里面凝结着苏东坡的经历和情感。所以从书法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特别好的渠道和窗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