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山西 再一次被中央点名批评( 七 )

要知道,中央把污染防治列入”三大攻坚战”,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也许一些工作现在做不到、做不彻底,可摸底工作总要做个七七八八吧?比如,禁煤区要不要划,怎么划?哪片先划,哪片有困难只能后划,总得有个大致的判断吧?

如果这些摸底工作和基础判断都做不了,后面的工作肯定没法儿开展。

去年8月份,山西临汾因为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动手动脚”,副市长第二次被进京约谈。约谈临汾的生态环境部和山西省政府认为,数据造假的做法“严重背离了中央要求,严重误导了环境决策,严重侵害了公众知情权,严重伤害了政府公信力,情节十分严重”。

对空气质量数据造假的定性都如此严重,照抄照搬整改方案,是不是也够得上相似定性?

从我们调研的现实情况看,地市以下环保及相关部门专业人才短缺比较普遍,以至于写文件的人不懂业务,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环境治理能力不足,通俗地讲就是“不专业”,可能是这些地方抄整改方案的直接原因之一。

但在根子上,解决问题最需要的,依然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态度。作为一级地方的主管者、直接治理者和决策者,如果地方政府不配合,或者在心态上不把环保整改当回事儿,昨天的数据造假、今天的照抄照搬,明天还会上演不同的戏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