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山西 再一次被中央点名批评( 八 )

过去,在发展GDP为导向的政绩竞争中,各地纷纷能够做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是因为背后存在着一整套针对地方官员的激励机制,也就是北大学者周黎安所言的“政治锦标赛”机制:经济发展得好,晋升的几率就高;在地方间的竞争中,这构成了官员非常直接的动力。

现在“指挥棒”变了。强调不唯GDP论英雄,但如何考核生态环保实绩、如何配套地赏善罚恶,让地方官员真正有动力去做这件既麻烦又艰苦、可能得罪人、还可能一时半会儿看不出短期效果的事情?

这是一道非常深刻的考题。但是,如果看不清中央政策的走向,也绝对难称“政治上的明白人”。

话又说回来,在中央第二督察组向山西反馈“回头看”和专项督察情况的次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结果。表现最差的十个地级市里,山西三席,吕梁全国倒数第一;河北两席,邢台名列倒数第三。

两个整改方案被中央点名“照搬照抄”的省份,近期环境治理成绩如此不理想。

除了历史包袱之外,恐怕,作风与治理实效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巧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