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 最美职工】一微米上的技能筑梦( 二 )

刚工作时,陈亮把公司粗加工车间的所有工序如磨床、车床、快走丝等岗位都尝试了个遍,最后选择了铣工。铣工是个苦、脏、累的岗位,但陈亮看中的是它在整个模具加工工序中含金量最高、最有发展空间。

干活时,铁屑飞溅,被烫到手是家常便饭,时间长了,衣服还会被铁屑烫出一个个小洞……但陈亮一干就是5年。5年里,陈亮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结束了一天的劳累就回家睡觉,而是每晚挑灯夜读,主动自学自动化技术,把国内外数控铣加工的书几乎啃了个遍。当时还在租房住的他,生活很节俭,却舍得拿出半年积蓄买了台电脑,如饥似渴地学习编程。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陈亮当粗加工铣工的第5年,数控加工中心班组缺人手,公司领导看他好学爱钻研,就调他去试用。“当时,公司接到电视机定位销订单,精度要求控制在2微米。”然而,数控加工中心班组的老员工只能把精度做到3~4微米。“产品达不到客户要求,公司上下非常着急。”

陈亮一边留心观察老员工的做法,一边查阅资料、在电脑上编程模拟,不到一个星期,竟然找到了解决方案,一下子把产品精度控制在了1微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