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增强“四力”的生动课堂( 五 )

沾满泥土的芬芳

采访人员刘洪超7年前就到辽宁阜新采访过。这次到阜新蹲点调研前,他一直在琢磨“采访怎样比往常更深入些”。

“沿着蜿蜒曲折、坑洼不平的运煤巷道驱车3个多小时,到达垂深350多米的最底部。不到这里不可能知道,从坑底仰望,四周的坑壁如同高耸的大山,是何种震撼。”刘洪超说,到了最“底层”,心里自然就有了感动。

对于采访人员阿尔达克来说,好故事是“蹲”出来的。在新疆石河子,她从军队开荒初期的一排排地窝子入手,再深入这座城的工厂、博物馆、公园,半个月时间访谈30多人,抽丝剥茧般讲述了这座军垦新城的嬗变。

山高脚更长。采访人员庞革平和刘佳华,深入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贫困乡村,翻山越岭成为家常便饭。“采访车行驶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往往要‘七拐八绕’‘七上八下’。有几次采访车爬坡过弯时,坡陡、弯急,要倒一两次车才能通过,经验丰富的司机师傅都会紧张,通过后则长出一口气。”刘佳华说。

装满一瓶水,需要准备一缸水。采访人员王锦涛在甘肃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一个叫大坪的小山村蹲点。“半个月的时间,从村头的‘左公柳’到退耕还林地,从铺延到山顶的一块块梯田,到蔬菜青青的一座座温室大棚,我几乎走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采访了所能想到的和见到的每位村民。”王锦涛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