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绣出好日子(爱国情 奋斗者)( 二 )

“半路出家,要学就学扎实,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侗绣有12种绣法,分布在不同的乡镇里,几乎不外传。不服输的陆婷,走村串寨找老绣娘拜师学艺。一年多时间,她掌握了所有绣法。

2014年,陆婷在县城创办手工刺绣坊,借助电商平台销售侗族特色刺绣品。很快,各地订单陆续飞来。“刺绣品卖出去能有份收入,何不拉大家一起干?”陆婷想起了村寨里的绣娘,空有一门好手艺,却找不到脱贫致富的门路。

陆婷试着把大家的作品收过来,在自己的平台销售。然而,整整大半年,一件都没卖出去。“她们不懂平绣技法,风格款式太陈旧,没法满足现代审美需求。”找到问题症结,她决定给绣娘培训,教授新的刺绣技法。

“好你个女娃儿,才学了几天刺绣,就想给我们当师傅。”陆婷筹集到2万多元,买来布料和针线,在老家永从镇办起培训班。没想到,即使分文不收,老绣娘也不买账,培训班无人问津。

陆婷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承诺只要按要求供货,保证全部回收。最终,在村干部帮助下,总算招到70个绣娘。“果然没有忽悠我们,跟着她学一段时间,真是有变化。”42岁的贾荣芳,是当时最年轻、也最认真的一位学员。改用新技法后,她的刺绣一个月卖到2000元,日子活泛起来。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陆婷的做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