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国产片表现平平 中美电影差距在工业化

中美电影 差距仍在

“五一”档国产片表现平平 中美电影差距在工业化

何天骄

[“五一”档国产片表现平平并非偶然事件,背后是中美电影之间的巨大差距。中美电影的差距首先体现在电影工业化的差距。其次,在观影人次上仍有差距。最后,票价呈现非理性增长。]

“五一”档国产片表现平平并非偶然,背后是中美电影之间的巨大差距。

去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时,让很多业内人士有些过度乐观,一度认为中国电影票房将很快超过美国,电影工业的差距与美国已经很小,而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电影票房中,近一半是好莱坞大片贡献的,而在美国,超过九成票房是本土影片贡献,中国电影的票房占比仍小。《复仇者联盟4》(下称《复联4》)的火爆让人们不得不再次审视中国电影跟美国电影产业的差距。

中美电影的差距首先体现在电影工业化的差距。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向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从特效上来说,我们国内现在的特效团队基本可以达到韩国的顶级水平和好莱坞的中游水平,和欧美的差距可能存在10~15年。此外,我们在整个电影工业上的落后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电影工业更像是手工作坊,而好莱坞已是产业化的工业体系。因此,想要弥补我们在电影工业上经验的缺乏,要依靠更多的交流及使用更先进的工具。制作环节上,我们的差距大概是25~30年,但我坚信我们可以通过十年的时间追回来,因为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和新技术的使用,都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去弥补差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