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子趣店:流量靠山蚂蚁金服退出 "贵人"筹码全抛( 四 )

大股东昆仑万维频繁抛售股份,被看作对趣店业务持消极态度。可股市的积极信号和趣店的盈利能力却又恰恰相反。

“只需今年全年余额达到250亿,趣店就能实现35亿利润目标。”2019年3月,趣店CFO杨家康在财报会议上称,趣店2018年年底的余额是190亿元,截止2019年3月15日的余额是220亿元。也就是说,不出意外,趣店第二季度就可以达到35亿元利润的目标。

不过,在外界看来,曾依靠蚂蚁金服获得流量,趣店自身是没有“肌肉”的。

2018年8月,趣店与蚂蚁金服确认战略合作协议终止,这意味着,趣店失去支付宝的流量入口和芝麻信用的征信便利。趣店不再是支付宝的常驻应用,也无法用芝麻信用评分系统进行风控。趣店股价也应声下跌,盘前下跌超19%。

但事实有些出乎意料。2018年上半年,支付宝导入的流量,占据趣店总交易比例不到4%,另外96%的交易都是在趣店App完成的。根据趣店2018年财报数据,没有了支付宝的流量入口,趣店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用户增长率。

不可否认的是,趣店的高速成长蚂蚁金服功不可没。在2017年11月,趣店上市后的首个财报季,杨家康直言,支付宝对流量收费是趣店营销费用增长的原因。并且,2017财年,第二、三季度的营销费用都有所增长是因为,支付宝按用户每次点击收取费用,无论是否交易。到四季度开始,双方调整了收费方式,按成单付费,这也是之后营销费用比重下降的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