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飞来更多珍稀鸟( 三 )

保护区始建于1975年,溯源于1957年建立的九连山垦殖场,到1981年批准为省级保护区,2003年升为国家级。我身在其中,最能体会这些年保护区的发展和理念的改变。大部分森林类型的保护区都是经有识之士呼吁,从斧头电锯下保住了一些原始林和其中的珍稀物种,都经历了和当地社区发生冲突的阶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让当地老百姓对不让砍树不让打猎甚至不让采挖药材、蘑菇、野果、野菜而一肚子不满意和不理解,断了一些“财路”,让他们觉得,保护区好像跟经济发展对着干似的。

时代在变化。我们在保护区的主要工作,一是巡护,阻止、查处违反保护区条例的行为;二是防火,尤其在旱季,监控火情的发生;三是社区工作——保护区周边的百姓,过去都曾经跟保护区有对立,经过我们长期的各种解释、说服,加上国家对生态文明越来越重视,今天几乎再没有什么人会偷偷进入保护区搞点野味或者木头了。保护区的存在,已经实实在在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好处:现在连续大雨暴雨,也不会有泥石流发生,因为茂密的森林把雨水大部分截留了,再慢慢释放出来,大旱大涝很少出现。保护区的这个生态作用,周边老百姓都有体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