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魏氏:醇良温厚 襟怀家国(家风家训)

邵阳魏氏:醇良温厚 襟怀家国(家风家训)

魏源及其所著《海国图志》

网络图片

翻开中国近代史,“师夷长技以制夷”七个大字便会跃入眼帘,这句话开启了国人“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成为近代知识分子探索国家出路的先声。然而,它既非陶澍、林则徐等经世名臣之言,亦非郭嵩焘、曾纪泽等出国使臣之论,而是出自湖南邵阳偏僻山区的知识分子魏源之笔。是什么样的家族培养出如此目光敏锐、思维超前的思想家呢?走进邵阳金潭,我们感受到的是醇良的魏氏家风。

邵阳市隆回县金潭村位于群山之间,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可是,世代居住于此的魏氏家族却有着广阔胸襟和家国情怀。邵阳魏氏十二代魏大公是国子监生,未曾出仕,居于乡间,却心怀家国。他将四个孙子分别取名为邦修、安邦、辅邦、邦鲁,对他们寄予厚望。魏辅邦是岳麓书院的高材生,却不汲汲于功名,学成归乡后,一心投入对魏氏子侄的教育之中。史籍记载,魏辅邦“课子侄及孙辈甚严,必延访名师,不惜重聘,礼貌特隆。每日除塾师功课外,口讲指画,彻夜不休。故子孙书馨世继,甲第不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