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亿元资金定向支持小微( 三 )

这意味着国有大行也开始发力小微领域,且其更具资金实力也更有成本优势。但与国有大行相比,中小银行与小微、“三农”、民营企业更“匹配”。 洪权认为,国有大行涉足小微领域是市场化竞争的一部分,带来的冲击农商行可以承受。并且,与大行多采取抵押贷款方式相比,中小银行经营模式更灵活,在小微信贷领域的长期耕耘,可以一定程度调整风险偏好,并更多使用信用贷款、担保等模式,可以与国有大行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降准资金支持之外,县域农商行也希望有更多配套政策向小银行倾斜。虞昶表示,希望能对农商行、农信社等,站在一线扶持民营小微企业“主力军”银行,给予其他配套政策扶持。洪权认为,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也要重视风险管控。鉴于小微民营企业的风险偏高,银行必须高度重视贷后管理。在配套支持方面,洪权也认为,除了银行自身的下沉与让利,在风险补偿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措施,如财政补贴、加大担保力度等。

完善“三档式”政策框架

“希望这一政策长期可持续。”虞昶表示,这将使中小银行有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