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做名副其实的“不夜城”,“夜间经济”将大步迈入2.0时代(11)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更离不开相关政策、服务配套设施的跟上。伦敦实行地铁通宵运行计划,每周五、周六,在一些主要线路让地铁24小时运行;阿姆斯特丹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保持优雅,思考邻居,屋内饮酒”和“欢迎游客”的标识。此外,还推出专门的移动应用程序,供居民举报夜间滋扰情况。可通过网络联系所在区域社区官员,直接对案件进行处理;在东京,2017年4月,执政的自民党成立了“夜间经济议员联盟”。“夜间经济议员联盟”提出了“延长电车、地铁的运营时间,周末实行24小时运营,主要公交巴士线路运营时间延长至深夜;增设监控设施,发动民间安防志愿者,商家、街区居民、警察、地方公共团体、安防志愿者团体相互配合,确保安全放心”等动议。 东京都各区在发展夜间经济方面也各显神通,比如涩谷聘请演艺界名人担任“涩谷夜间观光大使”,还建设了专门面向女性的大型商业设施。

栏目主编:吴卫群文字编辑:吴卫群题图由董天晔摄

(本文来自于上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