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做名副其实的“不夜城”,“夜间经济”将大步迈入2.0时代( 三 )

又如,夜间经济离不开“夜市”“夜宵”“深夜食堂”,以往绕不过去的一些政策门槛,此次迎来“破冰”。《意见》提出,在夜市现制现售、垃圾处理等方面创新管理制度,打造环境友好、放心安全、有工匠精神的“深夜食堂”;试点放宽夜间外摆位管制,在夜间特定时段,允许有条件的酒吧街开展“外摆位”试点;试点在夜间特定时段将部分夜宵街、酒吧街所属道路调整为分时制步行街,并在周边区域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夜班公交线路等。

另外,《意见》还跳出经济谈经济,指出:“本市将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引进培育沉浸式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夜间文化艺术项目,对深夜影院、深夜书店、音乐俱乐部、驻场秀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秉持包容审慎态度,并积极开发浦江夜游、博物馆夜游等多元化都市夜游项目。”

《意见》下发后,“五一”前夕,黄浦区迅速行动,率先在全市推出首位“夜间区长”和首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黄浦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卓夫被任命为首位夜间区长,来自百联股份、上海新世界(集团)、上海外滩投资开发(集团)、中国新天地太平桥项目、上海豫园股份的相关负责人受聘担任黄浦区首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黄浦区也成为全市首个建立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的城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