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遏制水质恶化趋势最紧迫( 三 )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生态环境部统一负责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承担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这为铺就一张统一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创造了有利条件。

“铺就这张网远比公众想象的复杂。”实施方案的编制者之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环境规划部主任助理刘伟江说,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应将区域监管和“双源”(饮用水源、污染源)监控相结合。由于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起步晚、底子薄,涉及整合的监测井数量大、类型多、管理分散,为满足地下水环境监测要求,每个监测点位需逐一研究确定。基于此,要先试点,再研究建立区域监管和“双源”监控相结合的地下水监测网。因此,形成比较完善的监测网络需要五六年时间。

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最紧迫防治地下水污染,首要目的就是要防范对人体健康的侵害,而最易受到地下水质量影响的,是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人群。

刘伟江说,根据《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从我国供水结构来看,地表水源供水量4945.5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81.8%;地下水源供水量1016.7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6.8%;其他水源供水量81.2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4%。尽管地下水源供水占比不到20%,但由于我国北方城市多为地表水、地下水混合供水,供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自2012年起,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工作开始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水平还有待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