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遏制水质恶化趋势最紧迫( 五 )

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将向社会公开地下水污染防治,远不止饮水安全保障一项任务。环境风险防控、污染修复同样重要,但两方面工作的前提还是要对污染场地有明确的认知。方案明确,要持续开展调查评估。继续推进城镇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补给区、化工企业、加油站、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场等区域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针对存在人为污染的地下水,开展详细调查,评估其污染趋势和健康风险,若风险不可接受,应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

在风险防控工作中,开展防渗改造,公布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并开展修复试点,实施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封井回填三方面工作排在最前面。

实施方案另一配套文件《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公布技术要求》看似技术化,但实际内容非常引人关注。“各省(区、市)要在相关网站或公共信息平台上逐年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文件中这个要求,意味着未来公众可以查询到污染场地名称、所属区县、调查边界及面积、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名称、超标情况、修复(防控)目标、整治措施及进度,这样不仅可以主动防范相关风险,也能有效监督污染场地的地下水修复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