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寒门与贵子:教育公平一直以来只是一个梦想吗?( 四 )

此外,哈佛也是阶级隔离的场域,学校在对多元化的强调之下实际上招收的是最同一化的群体。学生们尽管拥有不同的性别、肤色、宗教信仰、国籍,然而他们几乎都是来自所在地区的富人区、私立精英高中的上流社会子弟。哈佛宣称它的学生来自全世界,然而却没说是那个“重要的”全世界。进入学校后,社团拒斥普通的身份背景,即使家境阔绰,没有门第一样会遭受忽视;学生恋爱时,家境身份是否等同是重要的考量指标。作者在书中写道,“我那时想,现在依然这样认为,哈佛是一个一团糟的地方,一个造就美国统治阶级的温床。这个阶层等级分明,自命不凡,自我欣赏,但在知识的追求上却随波逐流。”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书单】寒门与贵子:教育公平一直以来只是一个梦想吗?

[美]西莫斯·可汗 著 蔡寒韫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不同于多塞特书中的哈佛旧式精英教育,随着社会文化不断变迁,新一代精英文化开始生成。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西莫斯·可汗所著的这本《特权》即考察了教育机构对新精英的培养模式。当封闭的旧精英变成开放的新精英,教育机构的培养方法有何变化?在平等意识兴起的民主社会,新精英以何种方式维持特权?为何越来越开放的文化环境,孕育的反而更深层次的不平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