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寒门与贵子:教育公平一直以来只是一个梦想吗?( 五 )

十八世纪欧洲以头衔、血统等方式划分精英阶层的方式,如今已不再适用于美国这个新型的移民国家。财富拥有量成为了划分精英的新标准,这也意味着美国的社会阶层相较于欧洲而言流动性更大。为了抵抗阶层流动对自身地位的威胁,旧精英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强化自己的精英身份,私利高中的寄宿制就是一大发明:校方试图在闭合的空间与“纯洁的”精英文化之下,打造一批未来社会的统治阶级。

随着社会意识形态逐渐开放化、多元化,精英阶层的形态不再是封闭排外的小圈子,精英高中的教育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学校开始接纳女性和少数族群,鼓励学生以更加开放的方式融入社会,既可接纳大众文化,也能欣赏高雅艺术,和任何阶层都能游刃有余地打交道,训练他们“淡定”的气质。新精英们不再视自己为一个封闭的阶级,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学校通过一系列教育手段实现了这点:新生入校后被校方刻意割裂家境身份,要求他们统一着装,暗示他们不属于家族、阶级,而是属于新的“圣保罗人”。同时,在个人主义理念的灌输下,学生们倾向于将他们取得的成就全然看作自己努力的结果,至于沦落底层的人,不过是因为懒惰或不会寻找机会才造成了自己的困境。在新精英时代,开放的意图反而掩盖了更深层的不平等,削弱了底层的力量,并将责任完全推到个体的身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