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皮书》到《罗马》,奥斯卡影片在影院放映是个好生意吗?( 二 )

实际上,除了今年的《绿皮书》,过往奥斯卡影片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都并不亮眼。从目前奥斯卡获奖影片在国内的票房表现和观众口碑来看,市场对“奥斯卡”仍然充满信心。无论是线上的争抢,还是线下购买影片、国内上映的套路,发力奥斯卡获奖电影,会是一门长久的好生意吗?

从线下到线上:奥斯卡影片引进提速

在奥斯卡颁奖季前后,国内趁热打铁上映获奖影片并不是新鲜事。

2017年之前20年的时间里,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国内院线上映的只有7部,不仅数量上寥寥无几,在引进速度上也并不及时,常常出现当年奥斯卡颁奖礼结束、第二年国内观众才可以在影院中看到的现象。如2011年的《国王的演讲》和2012年的《艺术家》等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多数需要等上少则两三个月、半年,多达一年的时间才有机会与国内观众见面。

到了2017年,随着国内影视公司批片业务的发展进步,一批已经看到奥斯卡魅力的从业者开始寻求影片上映时间的突破。2017年,在奥斯卡颁奖礼之前的2月14日,提名影片有《爱乐之城》在国内趁着情人节及时上映;而当年还有包括《海边的曼彻斯特》等五部影片,在奥斯卡颁奖礼前后于国内上映;在去年,也有包括《水形物语》和《三块广告牌》在内的四部影片登陆国内院线,直到今年的《绿皮书》、《波西米亚狂想曲》和《罗马》上映,奥斯卡影片在国内登陆院线的速度,这几年一直在不断提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