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野蛮生长”乱象频发,成套路贷等违规App中转站

冯松龄、赵鸿宇/半月谈

小程序“野蛮生长”乱象频发,成套路贷等违规App中转站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图小程序因“用完即走”、不用下载和安装等特点,成为互联网新风口,同时也成为乱象高发地。半月谈采访人员调查发现,一些小程序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一些商家利用小程序销售假货,甚至有一些“套路贷”通过小程序的形式“伪装”上线……专家建议,企业应出台一套完整的监管运行规则,并将相关数据与公安、工商、金融等部门共享,对违法犯罪活动实施联合打击。

“野蛮生长”的小程序乱象频发

有数据显示,2018年底微信小程序数超230万、日活用户超2.3亿人次。2018年3月,小米、华为等10家手机厂商联合发布“快应用”标准,从底层操作系统进入小程序领域。百度、阿里也在2018年下半年推出小程序业务。2019年2月,支付宝小程序用户超5亿,日活用户达1.7亿。

小程序快速发展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乱象:

——无序植入广告成虚假宣传“重灾区”。一个名叫“消灭病毒”的微信小程序内,要获得更多钻石、金币,需观看其植入广告。半月谈采访人员发现,一些广告中宣称下载相关App后,观看新闻、视频等每天可获利几十元,但不少消费者反映,每天看好几个小时,能赚5元就很不容易,且内容并非他们喜欢看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