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热起来(政策解读·聚焦)( 二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黑龙江越来越懂得冷热之间的辩证法,摸出了一条推动冰雪旅游、寒地试车、冰雪装备制造等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的热路子。

冰雪旅游补短板

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产品

寒地冰雪经济的舞台上,演员越来越多,但主角无疑还是冰雪旅游。2018—2019年冰雪季,黑龙江接待省外游客2044万余人次。“黑龙江是中国冰雪旅游发祥地。经过50多年发展,塑造了一批叫得响的冰雪旅游品牌。”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执行秘书长、中青旅联科执行总经理葛磊说。

起步早、实力强,但一段时间以来黑龙江冰雪旅游的短板也不少。

比较突出的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亚布力、雪乡等景区交通便利度和舒适性相对较差,影响游客体验。产品供给不丰富,冰灯、冰雕、滑雪成标配,度假产品短缺;整体规划偏弱,核心景区带动作用不明显。

针对短板,黑龙江省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制定全域旅游和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力求打破景区小散乱局面,规划东西南北中几条精品路线。“通过每条线上的核心景区,带动周边景区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