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热起来(政策解读·聚焦)( 三 )

去年底开通的哈牡高铁,规划时充分考虑景区,沿线的哈尔滨和亚布力车程由3小时缩为1小时。以此为代表,高铁全省一张网加速构建,为旅游发展提供交通支持。旅游厕所、景区WiFi覆盖、旅游干线通信等统筹推进。

完善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同时,产品供给持续优化。去年,黑龙江在知名旅游平台上推出“冰天雪地黑龙江”专区,为平台上万余家定制工作室提供酒店、景区、餐饮、交通等旅游素材,方便定制个性化路线。“撸串儿、喝哈啤、吃锅包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定制不到的产品。”一家高端旅游机构对黑龙江冰雪旅游定制市场充分看好。

跳出旅游看趋势

拓宽寒地冰雪经济路子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给黑龙江带来的冰雪旅游资源不可谓不丰厚,网红景区蜚声海内外。把冰雪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早已成为全省共识。但一枝独秀不是春,冰雪旅游之外,推动寒地冰雪经济发展何以可能?何以可为?这也是黑龙江追问、突破、发力所在。

比如,地处北纬50度的黑河市,气温够低、降雪够多,但发展冰雪旅游却优势不大。一是南有哈尔滨、北有漠河,夹在中间不尴不尬;再加上自身缺乏核心景区,冬天的黑河向来一片寂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