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退潮,自行车企咋玩?媒体:加大创新、提升智能化( 二 )

受共享单车拖累业绩的还有老牌自行车企业上海永久。永久的母公司中路股份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5.29亿元,同比下滑12.51%。据了解,中路股份营收占比最大的是自行车代加工业务。

凤凰和永久并不是个例。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简称“中自协”)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享单车产量约为500万辆,仅为2017年产量的四分之一,部分企业出现产能过剩情况。另外,共享单车冲击消费市场,自主品牌自行车市场份额萎缩,有的企业销售额下降50%以上。在共享单车出现前,自行车内销市场规模约为2500万辆,2018年除共享单车以外的自主品牌销售不足1000万辆,降幅在60%以上。

展会上,各家自行车企业纷纷亮出招牌产品,竞相比拼实力。与往年相比,国外客商则更加踊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销市场的疲弱。

随着产量下降的还有利润率。数据显示,2018年规模以上自行车企业实现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9.5%。业内人士分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利润降幅收窄,到去年第四季度利润甚至环比增长45.8%,行业盈利能力有所好转。

实际上,如果不考虑共享单车因素,自行车产量降幅不大。数据显示,2018年自行车产量为7320.1万辆,虽同比降幅较大,但与共享单车出现前的2016年相比,产量其实相差无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