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畅,农村消费旺(消费视窗·促消费,短板怎么补③)( 四 )

“目前,我国农村流通组织总体发展较快,但也面临着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瓶颈。” 依绍华说。

有的乡镇、村庄交通不便,仓储物流设施尤其是冷链设施建设不足,导致流通运输时间长、成本偏高。一些农村地区宽带和基站建设较为滞后,农村电商发展缓慢,农村居民难以通过网络购物满足消费需求,影响了消费质量提升。

“由于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保障体系较为薄弱、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欠缺等不足,农村消费潜力仍未得到充分释放。”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研究员陈丽芬说,促进农村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推进。

“流通链条顺畅起来,农村消费才会越来越旺盛。”依绍华认为,农村流通补短板,要从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现代流通主体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推动传统零售网点升级改造,拓展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功能;另一方面,加快补齐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等短板,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依绍华建议,推动食品、日化等相关企业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优化供给结构;鼓励农村商贸流通企业和零售网点实现连锁化经营,支持邮政、快递、物流等企业发展共同配送,推动农村流通降本增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