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进军潮牌身陷抄袭门,快时尚也不能“抄抄抄”( 六 )

吕燕表示 , 设计师品牌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非常薄弱 , 在此前的微博维权过程中 , 曾受到“水军”污蔑 , 被说抄袭和“蹭热度” 。 正基于此 , 她才认识到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这件事 。

一味抄袭将走向穷途末路

在人们知识产权意识普遍增强的今天 , 抄袭之路再也行不通 。

在服装界 , 靠“抄袭”起家并迅速发展壮大 , 最出名的当属ZARA——7天生产 , 14天下柜 , 30天上柜 , 每年推出1.8万个新品 , 它创造了唯快不破的商业神话 。 比如 , 西班牙王储费利佩宣布订婚时 , 短短几周时间 , ZARA能让上百名欧洲妇女穿着王妃当天的一袭白裙出现在菜市场 。 这个速度 , 把H&M、优衣库等甩出几条街 。

虽然ZARA每年都要为此支付几千万欧元的侵权罚款 , 但它丝毫不在乎 , 因为相比于ZARA母公司Inidtex每季度数十亿欧元的营收 , 这点“小钱”根本不算什么 。 不过 , 今天 , 嚣张了40余年的ZARA好日子已经结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