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种粮大户畅叙“一年之计”( 五 )

曹臣良说:“过去2000多亩地浇一遍需要20多天,大约要200多人工。现在使用16台喷灌机同时浇地,只要6个人12天。一季小麦按浇3遍水计算,可节省10多万元。”此外,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购置了各种大型农机,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并成为河北省第一家实现夏、秋两季全程机械化收获的合作社。

优——

结构调整有新进展

地点: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

人物:钱粮湖镇幸福村种粮大户蔡红祥

“我家今年用500亩水田搞稻虾连作,小龙虾最高收购价是每斤52元,眼下销售火爆,秋天稻米的价格也不会差!”每天早上,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幸福村的种粮大户蔡红祥都会去查看自己的虾稻连作基地。他说,以往单一种植稻谷,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只有400元左右;如今,稻虾连作,形成了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虾粪养稻苗的生态链,每亩最少可增收2000元。稻虾连作还使稻米的口感得到提升,各地的粮食收购商争先恐后前来收购稻谷。

蔡红祥是君山区的农民。上世纪80年代末,他除了种好自家10多亩地,还经营起了手扶拖拉机等小型农机。由于当时种粮效益差,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的土地抛荒面积越来越多。于是,蔡红祥流转经营起了村里的180亩地,从此走上规模化种粮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