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种粮大户畅叙“一年之计”( 六 )

随着区里不断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农业部门不定期组织培训指导,蔡红祥的种粮积极性日益高涨。2012年,蔡红祥组建了“红祥优质稻合作社”,并投资近千万元新建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粮食仓储设施,粮食种植规模达2000亩,辐射周边农户8000亩,年纯收入达到80万元。

作为种粮大户,蔡红祥深知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性。近年来,他率先引进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这种模式种一季水稻可养两季虾,3月份放第一季小龙虾苗,8月份还可再放第二季青虾苗。不破坏稻田原有的内部结构,在田外挖深沟养小龙虾,小龙虾可以自由进出稻田。水稻为虾供饵、遮阴,虾可吃掉害虫,虾粪又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这样,生产出的稻和虾都是绿色产品。总体算下来,年收益是以往只种水稻的好多倍。

提到今后的打算,蔡红祥说,过去是散户不想种粮,大户不敢多种;现在是散户可以种粮,大户更要多种粮、种好粮。他最大的愿望是申请个稻米商标,组建大米加工生产线,让君山的优质稻打响品牌;同时做好小龙虾文章,让周边近万亩的稻虾连作为老百姓带来可持续的收入,让大家都富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