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一边短期观望A股,另一边出手大量配置中国债市( 三 )

“在4月底开始我们就增持国债,主要考虑到此前利率债快速走高后的配置价值提升以及市场流动性溢价快速下降。” 楼超告诉采访人员,目前整体市场风险情绪偏低,总体加久期的策略较为可行,风险资产“卖在5月”的趋势也推动了债市。

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两大债券托管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债登的托管量为1.53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87亿元,在上清所的托管量为2363亿元,较3月末下降127亿元。境外机构4月末在银行间市场总计持有债券1.77万亿元。在海外投资者主要持有的债券品种方面,国债占比仍在60%以上,4月末的托管量达到1.11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90亿元。和3月99亿元的增量相比,外资在4月对国债的配置兴趣明显提高。4月末境外机构在国债市场的占比达到约8.1%。另外,4月末境外机构持有政策性金融债3691亿元,较3月末下降23亿元,但降幅较3月的83亿元有所收窄。

其实,整体4月的数据并未充分体现外资猛烈的增配势头,而近两周的增配趋势实则更为明显。对于海外大型配置型机构而言,用“涌入”并不为过,“配置趋势的确显著,海外客户也非常青睐政策性金融债,因为尽管国债对所有投资人都免税,但只有外资能享受政策性金融债的免税优惠。”孙鸿志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