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批评独抒机杼( 二 )

作者还坚持“文学主体性”,始终把作家作为文学的主体加以礼敬、进行评论,而不是将它让渡于教条、需要、功利。也就是说,作家始终是祝雪侠笔下活生生的存在。他们当中有铁凝,有莫言、库切、陈忠实、贾平凹,更有雷抒雁、王宗仁这样的老前辈,王国伟、李桂秋、刘伟见等中坚力量,汪群、芳闻、杜晓辉等基层文学工作者。以及雷人、王峰、史映红、王发宾这样的企业家、飞行员、老战士诗人。她之所以这样“有评无类”,是由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符合祝雪侠的文学主体性美学原则:品正、行端、德厚、义重;接地气、有性情、富才学、能担当、善审美,且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家国情怀、生命体验,长于将人间的真善美形之于文字、约之于体式、寄之于情感、诉之于形象。这无疑抓住了文学的根本:文学是人学。这个“人”,既指文学的出发点、归宿点、裁判者、反映对象,更指它的生产者——作家。这是对较长时间内文学批评中见文不见人、品文不品德不良倾向的一种矫正,有助于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正本清源、继往开来,并唤起文学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强化创造美、出精品的“守本创新”能力建设意识,使突破“小圈子”、走出“小情感”、投入大时代、拥抱新生活、书写诗意人生蔚然成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