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批评独抒机杼( 三 )

这部专集不屑于甚至反对“文本主义”,但是仍然将文本置于审视、批评的中心位置。这是因为作家的精神创造、美学成就最终要落实在作品中,其成败优劣皆由作品说话。作家的安身立命只能靠作品定夺。如果说评论作家是为了寻找到作品成败的原因,那么鉴赏作品则可以解开作家创造美的全部过程及其秘密,二者有机辩证地结合在一起。因此,祝雪侠除了评论作家,还用大量的篇什对有关他们的作品作了或宏观的或微观的分析,大多美不胜收。如,《诗情画意杭州城》评的是诗人黄亚洲的诗集《听我歌唱杭州》,《丰沛的诗情与丰沛的心灵》评的是刘伟见的全部诗作,《书道诗韵雅天下》对陈文轩既评书法又评诗艺,《倾听心灵花开的声音》则点评了刘素军的歌曲创作与诗歌创作。在她那里,最重要的是评价作家的人品怎样?作家的人品与文品是否统一?它是否有能力通过文学形象体现民族魂、时代精神、国家高度?它是否来自生活并表达作家的真情实感?它是否传播正能量、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它是否在题材把握、语言运用、情感驾驭、形象塑造、意境造设等方面有独特的发现创造与贡献。

她欣赏何建明充满大情大义的《国家行动》《忠诚与背叛》《南京大屠杀》,以及王峰用思维和灵感翱翔在碧海蓝天的《三万英尺》,王宗仁荡气回肠的《藏地兵书》,张雅文的《生命的呐喊》;她也审美张庆和《灵笛》中文字“跳舞的声音”,歌颂那“如烟如梦的诗意世界”,更感动于凌寒凛冽的笔触及其小说《生活就是这样》;她欣赏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文学表达;她认为“诗歌当为时而作、文章当为事而作”,哪怕是私性生活、杯中微澜都应照见时代的影子、人民的奋斗、生活的步伐;她赞美亲情、友情、爱情、人性;她守望我们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家园,对真善美的传承充满信心。从而,她的每一篇评论都敏锐、本真,最短距离接近作家的心灵,最有效地抵达他们的审美高度。她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甚至不忍指出他们明显存在的幼稚与不足。她的文心、诗眼足以雕龙刻凤;她的爱心、情怀温暖被评论者的灵魂,让他们知荣更奋勇,去攀登精神审美的高峰而“一览众山小”。而且,其所有文章都充满美感、诗情、画意,许多篇什、段落、句子都可以作为抒情散文、甚至诗歌来朗读、吟诵,而这正是我们所常见的文学批评所鲜见的。比如说,她对张庆和的《灵笛》的鉴赏,就是一首优美的诗,点评的精准、与人为善的心态、艺术天大的执着,都令人叫绝!特别是关于他的境界在为这个社会传递正能量,有一种意境美和现实美的结合,那一段段独特构思和遐想如同那泓清泉清澈流淌令人清爽,那些唤醒万物舒展身姿的诗歌,如在冬去春来的转换中打开窗户,竟然发现一夜之间绿意洒满人间、让人惬意、美不胜收之叙述真是美轮美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