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新技术重构供应链内在逻辑 未来将发展成数字供应链( 二 )

三是从商业信任到数字信任。传统模式中信任也必须经过可信任中央节点,所以小范围经济行为难以成为社会认可的信用记录及信用可及范围小。而区块链建立了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

不过,构建新一代数字供应链,需要应对成本、技术方面的挑战,并且解决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李礼辉指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成本。此外,技术创新迭代非常快要实现规模化的商业应用,金融应用需要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最后,还应加强制度建设。

李礼辉也谈到,建设数字供应链和数字供应链金融,还需注意以下几各方面:第一,注意成本和竞争力;第二,掌握数字技术主导权;第三,推进公共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第四,加快数字经济制度建设。

以下是发言实录

李礼辉: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周主席,各位嘉宾,刚刚周主席非常专业,也非常全面深刻的对供应链金融这个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这里我想换一个角度,更多的说说供应链未来发展的趋势。我题目是供应链数字化机遇和挑战。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的老家,我老家在福建莆田,所以非常高兴在福州参加中国供应链的高峰论坛。按照一般的定义,我们说的供应链是指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最终用户构成供应链的架构,这十年以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等新技术的应用,我们看起来并没有改变供应链的外在的形式。但是,这种新技术的应用正在重构供应链内在的逻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