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资本王淮:早期科技投资的周期、策略与世界观 | 投资者说(14)

其实并没什么好介绍的,硬要介绍,渺小会是我其中的关键词。就好比,一个杯子中的蚂蚁,它很难想像到外面会有汽车、飞机的存在。所以将来我要将个人1/2的财富捐给两个方向,一个是太空探索,帮助我们往外看,另一个就是高中教育。

李曌:为什么会选这两个方向?

王淮:我们高估了工作的难度,其实我们95%的工作是完全可能被机器替代的,之所以没实现源于我们前面说的大部分数据还不Ready,如果假设我们的数据充分Ready,那大部分工作都是可以通过数据形成判断的,比如这个人究竟牛不牛,在行业里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以前坑过什么人,前同事对他的评价如何等等。

如今我们只能用自己的经验模型来判断,但数据辅助判断是发展的大趋势,如果到时没有无限空间与能源来支持,富人能掌控更多的数据,最终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

富人和穷人、有资源和无资源、有权力和无权利、能主导机器的和被机器替代的……这些现实的冲突将愈演愈烈,老实说这蛮可悲的。再加上科技的进步让新生婴儿率与寿命得到了提升,人一定会有其它的追求,如何让人建设美好的心灵?高中是一个塑造期,至少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让孩子们有正向的三观,延迟这些破坏性的冲突发生。而随着我们往外太空真正越走越远,有机会利用无限空间和无限资源,人类的冲突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避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