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尼混战 抗癌药的成神之路( 三 )

尽管慢粒白血病患者在癌症总体患者数量中的比例不高,但凭着出色的疗效和高昂的定价,格列卫为诺华带来了百亿美元的收入。

格列卫在医学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全球的制药企业,癌症患者也强烈期盼着更多新药的到来。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包括厄洛替尼、埃罗替尼、舒尼替尼、奥希替尼、拉帕替尼、达沙替尼等等一批小分子靶向药物相继上市……

无数个替尼从四面八方奔袭而来。学界和业界纷纷卷入到这场讨论中,替尼药的市场究竟有没有饱和?还有投入研发的潜力吗?这样的药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而在当时的中国,这个问题还并不能成为问题。因为直到2011年,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一个自主研发的替尼类抗癌药都没有。

【贝达药业和“独木”埃克替尼】

提起贝达药业,很多人的认知可能会来源于它的股票。这是一支神奇的股票,是曾经让股民无比躁动,而今后背带着一丝寒气的股票。

2016年11月,贝达药业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上市之后股价就涨到将近100块,随即一路下跌,前不久达到最低的27块多,本周收于39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