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资金抢搭末班车 财务洗澡后先临三维硬闯科创板( 四 )

不过最终捷诺飞控股权的解除,却是通过股东阵营的重构实现的。今年3月,自然人徐铭恩与捷诺飞其他6名股东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从而合计持有捷诺飞41%股份,以0.72%的微弱优势超过先临三维的持股比例。自此,捷诺飞变为先临三维的参股公司,徐铭恩变身实控人。

捷诺飞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02.79万元、-1240.49万元和-2699.48万元。选择在此当口剥离亏损资产,显然有临阵“卸包袱”的嫌疑。

褪去“互联网+”光环的先临三维,在科创板招股书中又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公司称,拥有3D数字化和3D打印设备两条核心产品线,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制造、精准医疗、定制消费和启智教育等四大领域。

但从生产工艺流程图来看,“组装”似更能概括其业务实质。据了解,作为公司生产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关键原料,高光束质量激光器、大功率激光扫描振镜等精密光学器件目前均依赖国外进口。

先临三维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公司销售收入位居国内同行第一,该说法来自赛瑞研究。公开资料显示,赛瑞研究是专注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咨询机构,2014年成立于深圳。而公司援引的由权威机构IDC(国际数据公司)出具的报告,仅对先临三维的“江湖地位”进行了抽象描述——“是全球知名的在3D数字化和3D打印市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公司”,未列举具体数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