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尹正:智能制造需要硬技术更需要“软”知识( 四 )

施耐德电气为汉威科技建立了基于信息化的反馈调节机制:一旦产生新数据 , 系统就能及时把调整后的结果反馈回来 , 以便再次调整、改善管理质量 ,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 因此 , 经过一系列改造 , 在厂房面积一定的条件下 , 不需要扩产能、增面积 , 就实现企业的异常响应及时性提升了80% , 生产效率提升了12% , 产能提升了22% , 人均产值提升了14% , 市场反馈的故障率降低了25% 。

对于小型企业而言 , 真正实现将技术与管理结合 , 就能够推动工艺方面的提升 。 随着业务逐渐扩大 , 企业自然会进入自动化阶段 , 而非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 。

针对中国用户的痛点 , 尹正认为 , 企业应首先理解自身在IoT和智能制造建设中的需求 。 比如 , 企业是希望节省成本、降低能效 , 还是希望获得订制化服务 , 对客户的响应更快速?在整体战略方向确认之后 , 再决定哪些是侧重点、需要使用哪些技术 。

也就是说 , 明确战略方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第一步 。 对此尹正做了生动的比喻:“第一步是必须想明白 。 就像我们看病一样 , 不是只要头疼就盲目吃药 。 我们要先看医生 , 确定病因 , 然后抓药 。 ”企业应先把 “软的部份” , 即管理理念和企业战略明确 , 再投资硬件设备 , “不要急于购买大量自动化设备 , 最后才发现这不是公司战略需要的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