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新定义520:呼吁设立营商环境日,让商家无惧职业索赔( 二 )

自己的经营确实存在瑕疵,韩梅梅决定认罚。

但在此后的交涉中韩梅梅才知道,俞某和章某这对母子是职业索赔人。这6万块也成了她与职业索赔人初次碰面的代价。

01

职业索赔人,是指专门寻找宣传瑕疵、甚至编造问题,借维权的名义,恶意投诉、威胁商家索要赔偿。

据某地市场监管部门的统计,数百个职业索赔团伙仅在2018年就制造了超过10万个投诉举报。而在广东、上海一带数字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工商所每年收到的恶意举报超过5000个。在全国范围内,职业索赔人炮制了成千上万个行政复议与诉讼,大大浪费了行政和司法资源。据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胡昕透露,有一个职业索赔人去年就发起投诉举报三千多起,平均每天10起。对此,监管机构不堪其扰。

如同被小鬼附身,在韩梅梅被有关部门罚款后,俞某母子再度电话联系她,要求与韩梅梅保持“长期、持续的沟通和接触”,否则将在她未来的经营上不断地制造麻烦。

韩梅梅只能认栽。双方协商后的条件是,每个月韩梅梅给俞某母子邮寄600元的商品作为“月贡”,对方不再举报。俞某母子拿到“月贡”方式十分巧妙。每个月1日,在韩梅梅的店铺内选600元商品,拍下不付款,随后韩梅梅店内的客服按订单进行发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