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突然大家都在谈少儿财商?(11)

主动引导少儿了解具体邮票增值或贬值的缘由:邮票的超发或限量,能够侧面理解货币通胀;邮票品相的好坏,能够增强孩子对“资金”的重视程度;邮票主题的所涉知识,除了增广孩子的见闻深度与广度外,也能更多的了解投资所要注重的各方面因素的叠加关系……

或许,老舍的“集邮长知识”,也就有了更多的意味深长。

更多的收藏场景,也可以在家庭教育中被挖掘出来。

不仅服务于增值,也可服务于孩子基础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哪怕是收藏系列图书,保持图书的品相整齐,以及借阅时的各种记录,都可以在知识增值的同时,也探寻出一些长效财商增值的空间和意境。

一切场景化设定的核心也由此逐渐浮出水面:

一是要避开“唯利是图”的财商教育雷区。必须在“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上加上前提条件“钱不是万能的”。

二是要找到少儿乐学、乐玩的财商痒点。一味的单向灌输,往往使得其反;玩出来的财商,才会终身相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