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季度把营收全部用于投放,拼多多图个啥?( 四 )

最后关于竞争,黄峥在2018股东信和Q1分析师会议已经讲了比较多了,我就不重复了,他的核心观点是认为阿里巴巴对商家“二选一”的策略不可持续,因为随着拼多多越来越壮大,越晚在拼多多开店,商家的机会成本越高。

这点我非常认同,就拿水果这个品类来讲,淘宝上,水果做的好的商家,评级、销量和评价量都非常大,想新开店铺难度非常高,除非能提供商品上的差异化,比如卖的水果跟别家不一样,还比别家好,否则在淘宝新开店铺基本上没有竞争力;而拼多多是新起的平台,大家的起点差距不大,趁平台发展早期进入,累计销量和评价,成长的机会非常大,机会成本就在于,越晚进入,做大的机会越小。拼多多眼下着力于帮助商家一起改造供应链,是对商家非常友好的阶段,和平台一起成长的机会,大概过了这村也就没这店儿了。

这也带出了另外一个话题,淘宝对下沉市场到底打算用什么策略做?如果仅仅是流量上的倾向,我个人不看好,流量倾斜,很难改变淘宝用户倾向于选择销量大的店铺的购物行为,那么农民来淘宝开店,没有有竞争力的销量和评价和商品,还是很难竞争,那么就没办法改变拼多多对这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商家的吸引力。而对于淘宝已有的商家,刚才已经说了,这里是新起的平台,大家起点差距不大,可以享受和平台一起成长,这同样适用于成熟卖家,对于卖家而言,多一个渠道,多一个机会,何乐而不为?总体上,淘宝目前针对拼多多的竞争举措,还没有办法动摇拼多多的根基,后续的竞争策略我们也要实时跟进。而中国30万亿的零售市场,绝对容得下2-3家规模相对大的平台,还不至于你死我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