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大溃败,如何“捕猎”90后、00后?( 八 )

财报显示,2012——2014年,李宁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达30亿元;自2015年起,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逐步恢复;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2018财年里,公司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上涨18.4%;净利润达7.15亿元,同比增长39%。

还有一家女装品牌——江南布衣的“走红”经历同样可圈可点:邀请设计师设计服装,以“运动”、“环保”等多个不同主题短时间内推出品牌,参加国际知名时装周。

根据江南布衣发布的2018-2019财年中期报告,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前6个月,总收入为20.27亿元,同比增加22.6%;净利润为3.8亿元,同比增加22.1%。在行业饱和的大背景下,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长也为江南布衣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以李宁、江南布衣为代表的国产品牌走红,让外界对中国品牌信心大增,甚至有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快时尚”品牌已经赶超国外“快时尚”品牌。

但在欧晰析企业管理咨询大中华区合伙人王翀看来,这些中国品牌确实在快速发展,毕竟只要是年轻人都追求个性;但不能武断地认为中国潮牌已经超越了国外潮牌,只是,这些品牌的崛起确实给了中国品牌、小众品牌新的机会。她还指出,“快时尚”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之前是大家扩张太快,现在可能会有一波优胜劣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