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飞车”起步:未来跑一趟京沪3.5小时,快过坐飞机( 七 )

中低速磁浮异军突起

虽然高速磁浮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但专家分析,综合成本、运力、市场、经济意义等多种因素,高速磁浮真正转化为大众交通工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高速磁浮成本较高。比如,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浮线路——上海磁浮线,总投资高达89亿元。孙章表示,目前日本高速磁浮的成本是高铁的1.5倍,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成本可能会降低。另外,磁浮列车没有车轮,行驶时与轨道不发生摩擦,日常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具备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势。

赵坚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现在仅仅是试验样车下线,轨道、线路都还没有。即使技术上成熟,未来市场有多大,运量有多少,成本上是否具备可行性,都需要一一论证。普通公民真正坐上高速磁浮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与此同时,近几年中低速磁浮异军突起。2016年5月,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悬浮线路——长沙磁浮快线载客试运营,磁悬浮以其安全性高、噪音小、造价低等特点受到普遍关注。目前国内已有北京、武汉、成都、广州等近30个城市正在实施或计划上马中低速的磁浮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