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筒”的前世今生( 三 )

GBJ4-73废气部分单纯依靠大气的稀释扩散作用 , 以排气筒高度规定单位时间污染物排放量为基本控制指标 , “力求做到既要防止危害 , 又要切实可行” 。

1983年9月《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 3840-83)发布 , 继承GBJ4-73(废气部分)模式 , 单纯依靠大气的稀释扩散作用 , 以大气质被标准为控制目标 。

在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规律的基础上 , 使用控制区排放总量允许限值和点源排放允许限值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要求各地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时还可结合当地技术经济条件 , 应用最佳可行和最佳实用技术方法或其他总量控制方法 。

同时《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3841-83)发布实施 , 规定锅炉烟囱高度 , 并规定“在烟囱周围半径200米距离内有建筑物时 , 烟囱高度一般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胡更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彭贤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大海力作《关于GB/T13201-91中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方法的说明》、修订组任阵海、彭贤安《关于修订<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的概述》、国家环境保护局陆昌森等《关于GB/ T 13201- 91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的编制说明》 , 讲的都是计算大气容量的A-P值法(地区系数A值法、根据烟囱有效高度估算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P值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