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云: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赋予文化产品更多金融资产属性( 二 )

据汪昌云介绍,金融资产一般看重以下要素,一要现金流可预期。二要资产可以交易,有一定的流动性,且流动性好。第三,资产要可复制,不能太独一无二影响定价。最后有风险补偿机制。

汪昌云表示,金融从业人员遇到文化产业之后,常常感到无奈。例如,文创产品的无形资产,因信息不对称使得文创产品的现金流测算很困难,不好估值;因信息不对称和估值难,产品的可交易性差,流动性很糟糕;正的外部性又导致风险补偿机制缺失。

汪昌云建议,为了缓解文化产业信息的不对称性。要大力推进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构建全新的信用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和利用大数据的担保体系。第二,尽可能地降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包括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无形资产的抵押制度、登记制度。第三,增强文化产品的可交易性。第四,修正文化产业的内部性,使得外部性收敛。第五,为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开展文化产业的资产证券化。

以下为发言实录:

汪昌云:感谢会议主办方的邀请。各位来宾,同学们,下午好!我刚才看到分论坛的其他演讲嘉宾都是从事文化产业的业界精英,我是搞金融的,相当于搞文化的素人,对于文化产业研究不多,做过一点文化创意产品的证券化研究,我更多是外行。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业界精英分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