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云: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赋予文化产品更多金融资产属性( 五 )

怎么能够让我们从事金融或者为文化产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这些人,更得心应手、更乐意为金融产业服务,需要做一些改变,这个实际上更多要从文化产业的精英需要去琢磨。

我提几点相关的建议,怎么使金融更好地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赋予文化产业更多的金融属性。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候从政府角度,有时候从金融从业者的角度,也有可能是从文化从业人员的角度。

1、为了缓解文化产业信息的不对称性。我们要大力推进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应用。今天上午成立了“金融科技与教育五十人论坛”,也谈到了金融科技的应用。在文化创意产业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很多的空间,包括构建全新的信用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和利用大数据的担保体系。

2、尽可能地降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从政府层面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包括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制度,尤其是我们知识产权的保护,无形资产的抵押制度、登记制度,我觉得,中关村目前有很好的开创性的实践。

3、增强文化产品的可交易性。尽可能地改善流动性,包括前些年红极一时的文交所,我觉得当然也有一些不规范,需要进一步规范,但通过交易增强创意产品的流动性,也是赋予文化产品更多的金融属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