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陵阙(上)( 二 )
渠县沈府君双阙。
□萧易
“阙”,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门观”,晋人崔豹的《古今注》说得更为具体:“阙,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于其前,所以标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阙是中国古代竖立在城市、宫殿、祠堂、庙宇、陵墓两旁前的标志性建筑,用途不同,自然也就分为了城阙、宫阙、祠庙阙、陵墓阙等等。
汉代是阙的极盛时代,“汉阙”一词由此得名。
中国存世的阙绝大多数修筑于汉代,现存汉阙45座,其中四川省24座,山东省11座,河南省3座、江苏省1座、重庆市6座、北京市1座,又以四川省最为集中,独占中国汉阙的半壁江山。四川的汉阙,广泛分布在绵阳、雅安、梓潼、芦山、德阳、夹江、渠县等地,其中,建于东汉建武十二年(36)的梓潼李业阙,是中国迄今年代最早的汉阙。
汉阙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地表建筑”,如同一些峨冠博带的老者,讲述着汉人的城市、建筑、生活、传说,甚至梦想的天国。
壹 法国人色伽兰的寻阙之旅